新闻资讯

研讨共进步 交流促发展丨研究院三月学术沙龙精彩回顾

为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推进在研项目进展,研究院三月共举办学术沙龙四期。四位主讲人围绕各自研发领域的科研方向、研究思路、项目开展进度等进行了分享。研究院全体员工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参会,大家集思广益、畅所欲言,从不同角度出发,热烈讨论药物研发创新突破点和技术难点,积极探索项目产业转化路径。让我们一起回顾下这四场学术沙龙活动的精彩内容吧~

第一期  主讲人:生物技术药物研究中心 纪德重博士  

报告主题:基于复制缺陷型流感病毒(PTC)的新一代癌症疫苗研究

报告主要内容:癌症疫苗,是可以诱导机体产生对特定肿瘤具有免疫力的疫苗。癌症疫苗通常是含有肿瘤特异性抗原(TSA)或肿瘤相关抗原(TAA)的肿瘤细胞、碎片或片段。纪德重博士介绍了一种新型癌症疫苗技术,通过PTC流感病毒负载上述片段可以将肿瘤抗原经呼吸道递送入肺部,激活人体自身免疫,诱发特异性免疫反应,同时克服免疫抑制状态,提高对肺转移肿瘤的抵抗。

39315d4dc7724e70b0f66be621a60036.png

▲纪德重博士作报告

第二期  主讲人:大洋生物医药研究中心 张文教授

报告主题:海洋药源分子的发现

报告主要内容:张文教授的报告围绕海洋药源分子的发现和利用展开。海洋药物是现代医药研究的热点领域,海洋药源分子的发现是海洋药物研究的首要问题,但海洋活性分子含量低、富集困难的特点严重阻碍了活性分子的发现效率。将量子化学与点击化学技术与天然药物科学相结合,可以对微量化合物的作用靶标进行研究,对于海洋活性分子作用靶标发现具有重要价值。

a96c65804737459ba98c9bc6fec657d3.png

▲张文教授作报告

第三期  主讲人:高端药物制剂与药用材料研究中心 姚小武  

报告主题:生物大分子药物递送系统

报告主要内容:鉴于生物大分子药物的重要性及对国家整体医药发展的带动性,生物大分子药物体内高效传递系统的构建研究对于解决生物大分子药物目前存在的瓶颈问题并实现产业化具有重大意义。构建多功能性与协同作用的生物大分子药物高效递送系统将是今后生物大分子药物发展的重要方向。姚小武重点介绍了高端药物制剂与药用材料研究中心目前已开展和未来拟开展的生物大分子药物高效递送技术,包括生物大分子口服递送技术、脂质体技术、长效缓释微球技术和核酸递送技术,通过高效递送技术提高生物大分子的生物利用度。

5c0a495102074a95aece87bed8635f5b.png

▲姚小武作报告

第四期  主讲人:新药研发分析测试中心 师晓萌博士

报告主题: 质谱在现代生命科学领域潜在的应用

报告主要内容:师晓萌博士围绕质谱在现代生命科学领域潜在的应用,主要讲解了单细胞蛋白组学在精准治疗领域潜在的前景,通过蛋白组和代谢组技术能够应用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新生儿疾病筛查、肿瘤标志物、致病机理研究等领域。师晓萌博士通过引用经典科幻电影,将质谱领域专业名词通俗化,引起在场老师的浓厚兴趣,加深了大家对质谱应用领域最新进展的深层了解。在报告的后半场,师晓萌博士详细介绍了新药研发分析测试中心目前的建设情况,中心拥有设备40余台,其中50万以上大型设备13台,全部向周边企事业单位开放共享。同时,中心已与宁波市第六医院等单位开展项目合作,积极服务宁波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b6848aba84c947848fbc181ba91db0eb.png

▲师晓萌博士作报告

b762f75c06e84bf8b132b98229bc0856.png        3561cbd3a837491aae1a4b0716df6806.png

▲会议现场

ca89e51cccdc47068fc86e6b6a1e2571.png

▲学术沙龙现场参会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