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我院举办专家学术报告暨院士交流会

6月6日下午,北京大学药学院张礼和院士、张强院士莅临我院参加院士专家面对面交流会,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所长王佑春在会上作学术报告,我院院长周德敏主持会议。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杨昭鹏、中国水产总公司公司战略投资研究室主任周松涛、平顶山学院书记田建伟、北京永泰生物高级副总裁张键、方正和生投资董事总经理沃飞宇等产学研专家会聚一堂,围绕医药创新发展、投融资领域等热点话题展开研讨交流。我院副院长林文翰、宋书香及全体科研、行政人员参加交流会。

专家们首先实地考察调研了我院各科研中心实验室,深入了解了我院在生物技术药物、大洋生物医药、高端药物制剂及分析测试等方向的新药研发平台建设。

来访专家考察研究院实验室

座谈会伊始,周德敏院长对张礼和院士、张强院士及各单位专家的莅临致以热烈欢迎,感谢与会专家对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的支持,期待各位大咖发表真知灼见,为研究院职工带来富有启迪的思想和方法。

周德敏院长发言

报告环节,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所长王佑春教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题为“假病毒体系在抗病毒医药产品研发及病毒研究中的应用”的学术前沿报告。王佑春教授在报告中详细介绍了假病毒技术,该技术通过构建表面蛋白与活病毒相似的结构,使得假病毒具备进入易感细胞的能力。但相较于活病毒,假病毒不含完整的病毒基因组,只能在易感细胞内进行一轮感染。假病毒用于研究和应用具有许多优点,包括易于构建,不需要分离培养活病毒;只进行一轮复制,安全性高,无需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假病毒还可具备报告基因,易于定量分析;与活病毒相似的蛋白结构使其可以模拟真实功能,同时也易于操作。

王佑春教授作报告

王佑春教授在报告中还详细介绍了新冠病毒假病毒的制备和应用,以及新冠病毒主要的变异流行株等。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的团队利用已有的平台技术及时构建了新冠病毒假病毒用于病毒学研究、药物筛选、中和抗体检测等,成为了研究和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的重要工具。最后他表示,随着假病毒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这一技术将进一步促进病毒学研究的深入,并推动抗病毒产品的开发和评价,应用前景广阔。

王佑春教授的精彩报告启发了我院科研人员对假病毒技术的认识和深远思考,纷纷与王佑春教授展开了讨论和交流,特别是假病毒技术针对不同病毒的适用性方面展开了深度学术对话。

对话中,林文翰副院长以自身在天然产物领域长期科研积累为出发点,提出希望同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及中检院相关单位在药物筛选和体系构建等相关技术领域以联合中心等方式展开深度合作。

交流会现场合影

在院士专家面对面交流环节,张礼和院士和张强院士对研究院自开园仪式以来取得的长足发展给予充分肯定。张礼和院士表示,目前国内制药工业正处于转型过程,在创新药物研发已处于国际第二梯队前沿,在“模仿式”创新上已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从“原始创新”角度,仍需加强“First-in-class”创新药的研发,解决临床未解决的问题,努力率先发现药物作用新靶点、新机制。他指出,北仑区在生命健康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是促进研究院发展的一个良好契机,并对研究院和研究院科研人才的未来发展提出期许和鼓励。

张礼和院士发言

张强院士从药剂学的角度表达了对新药研发和研究院未来发展的建议。他表示,我国制剂研发面临四大挑战:基础研究和转化研究不平衡、创新药物与制剂研究的不平衡、国内外发展不平衡、仿制药与创新制剂的不平衡。高端制剂研究领域大多停留在实验室或论文阶段,仍缺乏精细化和系统性的深度研究,难以转化为自主创新的产品。张强院士指出,北仑区目前着力推动生命健康细分赛道产业发展,并出台多项生命健康专项产业政策,研究院作为北京大学医学部第一个走出来落地的异地科研机构,希望能利用优势资源,助力新药研发和产业化。

张强院士发言

来访专家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