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药研发技术 助力医药源头创新丨第二届新药研究分析技术高端论坛在梅山举行
2月23日,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第二届新药研究分析技术高端论坛在宁波梅山顺利举行。本届论坛由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北京大学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得到了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宁波市科技局、北仑区科技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导,旨在展示交流新药分析技术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推动分析技术与医药研发产业的有机结合,助力医药源头创新。来自北京大学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宁波大学、宁波海洋研究院、宁波海关技术中心、宁波市第六医院、宁波市妇儿医院、北仑区人民医院、宁波英慕生物、上海快序生物等十余家企事业单位50余名技术专家齐聚研究院,共同探讨创新药物分析新方法、新技术、新体系。
▲参会人员合影
论坛开幕式由研究院副院长宋书香主持。宋书香代表研究院致欢迎词,感谢参会嘉宾对研究院的关注和支持,希望通过论坛加强宁波医药行业技术交流与合作,为生物医药技术创新和行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研究院副院长宋书香主持开幕式并致欢迎词
北仑区科技局副局长邱志刚致开幕词。邱志刚对本届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对参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研究院的发展已经驶入了快速道,北仑区科技局将一如既往支持研究院的建设,希望借此次论坛为契机,在北大国重、研究院与宁波、北仑的企事业单位之间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共同关注与支持北仑,为北仑的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
▲北仑区科技局副局长邱志刚致开幕词
开幕式最后,研究院副院长林文翰致辞并作研究院介绍。林文翰表示,科学和技术密不可分,技术的进步能有力地促进创新药物的发展、推动科学进步。研究院将发挥北京大学医药技术优势,服务宁波医药产业,共同攻克技术瓶颈,助力医药源头创新,构建生物医药联盟生态。
▲研究院副院长林文翰致辞并作研究院介绍
学术报告环节,参会专家带来了精彩纷呈的技术盛宴,分享了11个技术报告,内容涵盖药物表征、分子互作、细胞药理、组织成像、活体药效评价等药物研发相关技术,并就药物分析技术难点及突破点等关键问题展开热烈讨论,探寻合作契机。
北京大学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师晓萌博士作国重大型仪器平台介绍,并带来 “精准医疗中的临床质谱技术”主题报告,介绍了精准医疗中超微量组学技术及原位质谱成像技术面临的挑战与进展。
▲师晓萌博士作报告
宁波大学新药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黄少华博士报告主题为“基于19F NMR的复杂体系多组分同时鉴定分析方法开发及初步应用”,介绍了其课题组开发的多种19F探针,能够快速、准确地应用到药品、食品等实际样品分析检测中,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黄少华博士作报告
北京大学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倩博士报告主题为“分子互作技术在癌症标志物发现和分子诊断领域的应用”,介绍了表面等离子共振(SPR)、生物膜干涉(BLI)、微量热泳动(MST)、等温滴定量热(ITC)四种前沿生物分子互作技术在癌症标志物发现和分子诊断领域的应用。
▲王倩博士作报告
宁波市第六医院谷旸博士带来“LSD1抑制介导脊髓损伤早期神经元自嗜影响凋亡的研究”的主题报告,该研究为LSD1作为脊髓损伤早期干预分子靶点提供了理论依据。
▲谷旸博士作报告
研究院生物技术药物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纪德重博士报告主题为“基于定点PEG化的IL-2药物活性拆分方法”,该方法为新一代IL-2药物临床应用开辟了新方向。
▲纪德重博士作报告
宁波海关技术中心毒理学安全性评价实验室副主任刘汉伟博士作“毒理学安全性及功效评价平台在天然产物研发中的应用”报告,毒理学安全性评价和功效活性检验是药物研发不可缺少的过程,在天然药物研发过程中具备广泛的应用价值。
▲刘汉伟博士作报告
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王冠博研究员报告主题为“蛋白质药物多层次结构和功能的质谱分析”,针对药物研发和表征的需求,研发了一系列质谱分析技术,提供药物研发所需的有益信息。
▲王冠博研究员在线上作报告
北京大学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姜竺君博士报告主题为“胰腺癌类器官培养及应用”,重点介绍胰腺癌类器官的培养技术及在相关领域的应用。
▲姜竺君博士作报告
北京大学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袁霞博士作“多重荧光全景病理技术在肿瘤微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主题报告,为新药研发的靶标确证及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新思路。
▲袁霞博士作报告
彩科(苏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倪健博士报告主题为“单细胞光电镊技术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该技术在大分子药物发现、以及细胞治疗在质控和T细胞的筛选均有重要作用。
▲倪健博士作报告
上海快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朱明博士报告主题为“蛋白质从头测序技术在癌症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利用蛋白质从头测序技术解析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并应用在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检测和肿瘤新抗原的发现。
▲朱明博士作报告
▲参会嘉宾交流讨论
本届论坛是研究院落地梅山后举办的第二届新药研发专业技术论坛,在首届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了交流渠道,采取线上+线下同步会议形式进行,线上直播吸引了1000余人次观看。
论坛期间,与会嘉宾还参观了研究院的科研平台。平台建设有海洋资源库、合成生物学实验室、生物技术实验室、高端制剂实验室、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和技术平台、质谱测试平台、影像学平台等,拥有共享设备100余台,价值约5000万元,能有力地支撑研究院各研究中心的研发需求,以及长三角周边相关领域的产业技术需求。
未来,研究院将持续以北京大学生物医药发展规划和宁波生命健康产业战略需求为导向,围绕海洋生物资源战略储备与潜力挖掘、海洋药物生物技术、新型药物制剂技术等核心新药研发技术问题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及成果转化,联合更多的宁波生物医药领域科研机构及创新企业,相互赋能,团结协作,为宁波、北仑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助力生物医药产业整体转型升级,服务“健康中国2030”战略。
▲与会嘉宾参观实验室
延伸阅读
北京大学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建于1985年,是我国首批建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中国药学领域建立的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围绕新药研发“创新链”建立了配套齐全、设备先进、技术人才一流的大型仪器测试和研究共享平台,包括核磁测试平台、质谱测试平台、分子与细胞生物学平台、生物影像学平台、分子互作平台、化学测试平台等高端药物研究支撑平台。近年来,实验室牵头97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新药创制等重大项目30余项,多个药物上市或进入临床研究阶段,成为药学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的创造中心、培育中心和引领中心。
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是由北京大学与浙江省宁波市共同发起成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落户于宁波市北仑区梅山岛,于2020年5月16日签约,2020年9月17日正式注册成立。研究院在宁波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北京大学药学院与北京大学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建设。研究院以北京大学生物医药发展规划和宁波生命健康产业战略需求为导向,围绕海洋生物资源储备与潜力挖掘、生物医药研发、新型药物制剂等药物研发核心技术开展研究。现组建科研平台包括生物技术药物研究中心、大洋生物医药研究中心、高端药物制剂与药用材料研究中心及共享开放的新药研发分析测试中心。新药研发分析测试中心围绕新药研发前沿技术,搭建从药物表征、分子互作、细胞药理到组织成像、活体药效评价的药物研发全链条技术中心,为研究院及周边相关领域的产业提供技术支持。